本篇文章4253字,读完约11分钟

记者:培国

记中国交响乐团女高音歌唱家 教育家李秀兰二十余载为普及社会音乐教育而辛勤付出的事迹

2017年8月1日晚,我打开百度音乐,聆听中国交响乐团女高音歌唱家和教育家李秀兰老师演唱的《十送红军》,不禁为委婉动听的歌声所打动,伴随着依依惜别的感情,脑海涌现出当年送别红军的情景。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g4ODgwNzIyNA==.html?playMode=pugv&frommaciku=1

十送红军 视频链接 原素材单独发

如果不是当天上午,我本人亲自到总政宿舍采访李老师本人,我无论如何也不相信这首歌,是出自年逾七旬的老艺术家之口。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丽聪颖,学习优异,乐观上进的李秀兰老师在大连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她理工科成绩优异,本已经被北京大学所录取,但因中央文艺单位的老师作为考官到大连招生,在600百多名考生中,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和挑选,李老师和另外一个同学有幸被中央音乐学院所录取。双喜临门。去北大读书,日后做一名科学家,还是到音乐学院深造,未来在艺术的殿堂里引吭歌唱,李老师没有自己的选择,只有服从组织分配(当时国家有政策规定,凡被艺术院校所录取的学生,若同时考取其他非艺术类大学,需放弃非艺术院校的录取资格)。

年仅18岁的李老师就此迈入了当时新中国最高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就读歌剧表演专业的学习。

1969年,李老师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内最顶级的文艺单位——中央乐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交响乐团,担任女高音歌唱演员和乐团报幕员。

(李秀兰(左四)与歌唱家胡松华(左八)、萨克斯演奏家范圣骑(左六)、影视演员孙涛(左一)等赴南方演出)

https://m.youku.com/mid_video/id_XNDYyOTA3MDU1Mg==.html?scene=short&playMode=pugv&sharekey=c0653b9bb89578123509cd3f94570ba23

乡情视频链接 原视频 单独发

时光荏苒,人到中年的李秀兰老师按照当时乐团相关规定:女性演员临近50岁后就不能继续在舞台上进行歌唱表演了。已是48岁的李老师,有幸得到乐团领导的支持和信任,被调到中央乐团社会音乐学院负责声乐系的工作。从招生、考试、老师的分配、业务考核、学生毕业……亲抓各项工作,这是主要任务。同时,又负责学院培训部的工作。(她怀着对艺术上孜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克服困难,抓住机遇,最终转型成为社会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并兼任该院培训学校的负责人。)

社会音乐学院在当时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院长是李振源、李初建、鲍慧荞,学院里还有孙家馨、张丽娟、司徒志文、严良堃、秋里等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的任教,许多怀揣对艺术梦想追求的芸芸学子倍感珍惜,努力学习,刻苦深造。

正当李老师和同仁在教学一线上正干得热火朝天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革,打乱了原来的整个教学秩序。

因学历教育统一归教育部管辖,所属中国交响乐团的社会音乐学院只能停办了,进而导致学院所属的培训学校也不得不就此止步。

望着学生殷切而渴盼的目光,学生家长脸上因沮丧而流露出的失望的神色,李老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从国民整体素质而言,我们国家的水平还是不高的。正如习主席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音乐教学培训的过程对提升素质教育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音乐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来支撑,而且还需要有大量的后备军做基础。

人活一世究竟为了什么,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是为了什么?从年龄上说,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可以在家享一享所谓的清福了。但是回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人生经历,李老师觉得自己始终是一个要强上进的,有生活目标的人;对做人的哲理,她有着深信不疑理念:走什么样的路,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面对学校因政策的调整,继续开办下去难以为继的窘迫,李老师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怀着一颗追求艺术,为提升社会整体素质的的使命感;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散发出应有的光和热,使自己在追求奋斗的过程里活得快乐、充实和更加有意义,李老师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创办音乐培训学校的担子。那时她已经从乐团正式退休了。

为了让音乐艺术犹如温暖的阳光,照射到播撒到土里的每一粒种子;为了让音乐艺术犹如久旱的甘霖,去浇灌破土而出稚嫩的幼苗。李秀兰老师开启了人生旅程的又一个新起点——创业。

2003年这对李秀兰老师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办学校需要校址,需要招聘专业老师,招收学生,因为李老师在社会音乐学院做过系主任,后来还接手学院的财务工作,对教学和办学管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与实践,所以李老师还是可以驾轻就熟去组织和安排,但办学需要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工商管理部门的登记,还有税务审核等诸多繁琐的手续要办。这对一个当时已是知天命年龄的李老师而言,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伏天烈日炙烤着大地,在家里都嫌热的人们都躲在装有空调和电风扇的房间里避暑纳凉,但李老师还要在闷热的桑拿天里,到一个个政府相关部门获取得到批准、登记和审核;有时,往往一次还难以通过,需要多次地去前往,不知走过多少路,不厌其烦,口干舌燥去解释,才能把学校建立的必要的所有手续办完。其难度若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体验到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前期的精心准备,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京宝花园S203,以李秀兰老师为校长的,为追求一个共同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志同道合的音乐老师们,秉承提高素质,培养音乐人才的宗旨,团结聚集在一个新的希望起点上,为繁荣音乐文化,像一颗璀璨星星,默默闪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03年10月10日,培训学校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的学生,她有一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北京中乐音乐艺术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成立初始阶段,大量的教学和繁重的日常教务管理占去了李老师的绝大部分时间。那时,她每天清晨从位于莲花池的家赶往东城区安定门的学校,晚上八九点钟才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中。对于一个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艺术家而言,这样高强度、超负荷工作真的很不易啊!“那时真的很累啊!”李老师每每谈起当时创业之初的艰辛,不由的感慨万分。

培训中心前后有四五十名音乐专业的老师,每学年有几百名学生在艺术培训中心上课。为了保障学校的教学质量,使学校享有更高的社会声誉,李老师挑选的老师都是从国内最好的音乐专业团体聘任资深的专家老师给学生们讲解授课。学校开办近二十年来,无论是在学生之间,还是在学生家长之间口碑相传,影响日趋扩大。许多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学生络绎不绝来到<中乐>学校,进行音乐专业的学习、进修和系统培训,使他们获益匪浅。

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任的态度和肩负着造就高素质的音乐人才及强大的后备新生力量视为己任的神圣职责,培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并为他们的日后升学,就业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储备,同时也对他们个人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在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之中加以塑造,这些努力对他们在未来的个人发展空间里都会起到难以估量的积极影响。

每每提到二十多年来所培养的学生,李老师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有个叫陈万川的学生,9岁从汕头来到中乐学校学习,王老师、李老师为万川设计了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从原来零基础的乐理视唱练耳入手,熏陶教导万川,从此对音乐执着的追求喜爱。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万川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现在已是附中的学生,相继在2012、2013、2016、2017年分别在香港亚洲、乌克兰“霍洛维茨”、“斯坦伯格”、“肖邦”等国际青少年钢琴大赛中获得大奖。万川和陪伴他的姑姑每每说起万川学习的历程,对王、李老师有说不尽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万川说:“王老师、李老师永远是我的恩师!”

王熙杰3岁开始在中乐学习,师从王晓军老师学习大提琴、钢琴、视唱练耳等。5岁起师从王云之老师学习乐理视唱练耳、作曲、和声等专业课程。在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屡获大奖:第八届匈牙利大卫·波帕尔国际青少年大提琴比赛第一名;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大提琴决赛第三名……

梁思齐5岁至16岁在中乐培训中心学习乐理、视唱练耳、作曲和钢琴等,音乐的陶冶使其2011年成为北京高考理科状元,后进入香港科技大学学习。

还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经过中乐音乐培训中心数年的专业学习,先后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以及隶属中央和地方的音乐专业院校,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批的音乐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提高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给学生们提供学习交流和展示的机会,多次举办演奏、演唱音乐会,并主办了美国尖峰音乐节(中国赛区)的选拔赛。2016年李老师还开办了声乐大师班。

(李秀兰教授在由“中乐”主办的“美国尖峰艺术节(中国赛区)选拔赛”上致词)

时间的流逝可以改变岁月的痕迹,李秀兰老师虽已迈入古稀之年,但在她的身上依旧散发着高雅、自信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她的思维依旧清晰和敏捷,表达依旧丰富和果断。退休后她多次在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民族器乐协会等多家单位举办的各项展示和比赛的活动中担任专家评委达50余次。

2015年受清华大学之邀参加就音乐教育问题所进行的研讨活动;2016年为河北省金融系统职工举办声乐大讲堂,并组织员工排练歌曲;不仅如此,还和胡松华等老艺术家们赴外地演出;接受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音乐告诉你》的采访。

(李秀兰老师 接受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 主持人 周宇采访)

每每谈到自己的人生经历,李老师对父母养育的教诲,母校老师的教育,乐团的培养,亲人们的关心,同学朋友们的友谊,都怀有深深的感恩之心!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帮助学生托起未来的梦想,为了恩未报的不了情,李老师把——岁月不虚度,余年再奋发作为自己的毕生信念牢记在心里!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90周年的纪念日。李老师也是一位军队家属。她的爱人王云之是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曾担任总政歌剧团团长、总政交响乐团团长。在总政家属宿舍院居住的两位老人,在家庭生活上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在事业上比翼齐飞,互帮互助。

(王云之与李秀兰应邀参加母校中央音乐学院校庆)

百度音乐播放李老师演唱的《十送红军》的歌曲,仿佛依旧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从老人家的言谈举止上,仍旧感到那颗跳跃的心是那么的年轻和鲜活。

的确,谁也无法回避衰老,但只要我们的心脏仍在跳动,我们就没有理由放弃对未来美好的追求。

201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