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05字,读完约4分钟

中缅边境归国华侨戴医药:两国同胞健康的守护者

中国新闻社德宏6月7日:中缅边境归国华侨医生:两国徒步穿越健康卫士

作者苗朝瑶文慧

穿着黄白相间的衬衫,旧裤子用粗线系在腰上,滚到膝盖的裤子沾着泥,拖鞋的鞋跟裂了& hellip& hellip如果院子里没有草药,记者很难看出她是医生。

七十岁的亲戚尚义住在云南省瑞丽市蒙版尼村,村东南是缅甸的木街地区。中缅建交70周年即将到来。近日,记者踏上中缅边境,听到一名归侨穿越两国保护细胞波健康的故事。

我爸爸只会说傣语,不会说汉语。他遇到远在北京上海等地的病人,都是我翻译辅助。约相仍依大女儿吴佳所说。38岁的贾武江继承了父亲戴的医术。

我家是传统的傣族医疗家庭。祖爷爷和祖爷爷都是军医,我父亲继承了祖爷爷的医术。

【/h/】1946年,岳香仪出生于瑞丽市弄道镇。当时,中国和缅甸之间的边界尚未划定。根据傣族的传统习俗,男孩必须穿长袍在寺庙里学习和生活。他们年轻的时候,岳香仪住在缅甸南坎的一座佛寺里。

【/h/】30岁的乔香上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挽救了生命。由于他高超的医术,边境地区的病人找他看病。后来被缅甸南康医院录用。

我父亲不仅精通傣医药,还会念经。吴佳说,1990年,瑞丽项杰乡缺医生和懂佛经的人,项杰乡孟板尼村村长得知缅甸南坎有一位名医,请他回来治疗周围的村民。

【/h/】那一年,贾五七岁,她清楚地记得蒙版尼村开着一辆五菱拖拉机,敲锣打鼓,载着全家回中国,到了边境,村里人双手合十,在两边排队迎接我们。

回国后,村里划拨了一块地,建起了茅草屋,给病人治病。

傣医药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201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具有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

吴佳告诉记者,傣族医生通过全身脉搏寻找病因,配合草药和按摩疗法,有时还给病人念一些经文,祈求救灾。

【/h/】正常年份,每天都有100多人进门诊。今年由于新冠肺炎防控肺炎,他们无法进入缅甸山区采集药材,家里剩下的药材也很少。最近每天只有20个病人进门诊。

【/h/】她比较听话,受佛教影响比较小。她性格善良淳朴,治疗中国病人。不管是什么病,加上服用药材20天,她只收150元起的医药费(人民币,下同);如果是缅甸患者,只收60元。

缅甸边境地区发展落后,缺少医疗和药品,村民收入微薄。我父亲经常给免费医疗。吴佳告诉记者,他的父亲还免费治疗中国士兵、僧侣和孤儿。

【/h/】患者突发疾病,会背着药箱外出,探视范围在中缅边境地区,距离方圆20公里。

【/h/】行医近50年,只盖了两栋普通小楼,一楼客厅挂满了各种捐赠照片和证明。说,中缅边境的傣族村寨有自己的房子(佛教场所),收留了一些孤儿。我父亲经常捐款,从几万元到至少1000元不等。

这个家庭靠行医本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今天,他们仍然依赖农田。在种芒果的时候,全家人合力把10亩地插在稻秧里。

吴佳告诉记者,他的父亲一生都是一个耐心、仁慈的人,在中缅边境地区备受尊敬。每逢重要节日,周围傣族村寨的村民都会邀请父亲坐在最高的位置上。

关于香上一让家屋翻译给记者:在缅甸语中,短语的意思是母亲同胞的兄弟,我们在这里的边界上可以看到,我们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兄弟。保护中缅同伴的健康,就是保护中缅同伴的友谊。他一生在中国和缅甸教了20多个学徒,现在仍然希望把傣医药的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中国和缅甸年轻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