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53字,读完约9分钟

中国华侨网8月14日电据加拿大商报报道,2020年初,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造成2000多万人患病。中国不仅成为控制疫情最快的国家,而且华侨也坚持比本国其他民族感染率低。大量统计数据和媒体报道显示,从欧洲SARS-CoV-2重灾区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到确诊病例超过500万的美国,受歧视最严重的华人群体感染率最低,因病死亡率较低。其中,意大利普拉托的华人占25%,华人感染率仅为意大利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加拿大,除了早期个别华人养老院集体感染暴发,华人感染很少听说。

加拿大当地专家的结论是,快速反应、早期行动、自律和相互关怀支持了华人社区,赢得了新冠肺炎抗击肺炎的上半年胜利。

【/h/】7月30日,多伦多市卫生局公布了全市SARS-CoV-2感染分布情况及各少数民族社区感染情况。根据公共卫生部门5月20日至7月16日收集的数据,多伦多报告的SARS-CoV-2感染病例中,83%是少数民族社区成员,但根据2016年多伦多人口普查数据,该市总人口中只有52%属于少数民族。总体而言,该市少数民族的感染率远高于白人,每10万人中有231例确诊病例,而每10万人中只有50例确诊病例。

【/h/】根据多伦多卫生局的数据,确诊黑人占全市报告病例的21%,但只占总人口的9%;阿拉伯、中东、西亚病例占11%,但只占总人口的4%。此外,白人病例占17%,但占总人口的48%,比例明显低于黑人。东亚人口占全市13%,但仅占全市确诊病例的4%。而且在城市所有民族中,只有东亚人和白人的感染率低于城市平均145例。与此同时,报告显示,不仅有许多少数民族背景的人,而且经济条件也不同。收入越低,SARS-CoV-2的影响越大;收入越高,影响越小。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新冠肺炎的肺炎病例逐渐减少。

【/h/】在加拿大西海岸,华人聚居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公布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华人人口密度全国最高的里士满省感染率最低。温哥华华人人口比例接近60%,但每百万居民只有444人感染SARS-CoV-2,比温哥华每百万居民832人低近一半。而且从5月18日开始,里士满就没有新增病例,是下大陆唯一一个长期保持病例零增长的地区。当地传染病专家表示,华人社区在早期防止病毒传播的努力取得了成效。在政府宣布戴口罩、保持社会距离之前,华人社区自发采取了相关措施,值得称道。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努力也得到了里士满市长的高度赞扬。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卫生官员亨利博士公开表示,自疫情爆发以来,华人社区采取了认真的保护措施。

专家:中国人民非常努力地抗击疫情

一直关注加拿大疫情和抗疫工作的环保专家唐有智在SARS-CoV-2疫情中对中国人的防疫表现评价很高。唐友志认为,快速反应、早行动、自律是中国人抗疫表现的最大亮点,大大降低了中国少数民族的感染率,为减缓SARS-CoV-2疫情、支持加拿大抗疫做出了重要贡献。

【/h/】唐友志表示,疫情爆发后,海外华人和中国留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不顾当地民众的异样眼光和不解,了解了SARS-CoV-2疫情的传染性和严重性,并自发开展了早期抗疫自我防护工作,包括购买防护装备和抗病毒中药。个人外出戴口罩,回家洗手消毒,取消大量社区聚会和探亲访友,主动开放社交距离;中国商店和超市做好广泛的宣传,安排现场消毒,在门口测温或要求顾客戴口罩,尽量防止病毒传播。正是快速反应、早期行动和有效措施赢得了控制疫情在中国社区传播的时间和主动性。

此外,大多数中国人都表现出高度的自律,保护自己、家人和他人。唐友芝表示,中国人和新移民对疫情高度警惕,传染性高。为了防止社区感染,我们不仅要照顾好自己,还要做好家庭的日常保护工作,组织收集医院和中国养老院的防疫物资,为需要居家隔离的中国家庭提供交通和购物服务,尽最大努力帮助控制病毒的传播和流行。特别是在几级政府发布居家紧急命令后,中国人自觉执行了规定。餐馆、商场、俱乐部和公司都关门了。大家都在家里上班上课,没有出去聚聚朋友,主动孤立自己。他上大学的女儿,从学校搬回家上网几个月,完全禁足。

唐友芝说,加拿大的抗疫工作和成就,中国人民的努力确实从中做出了贡献。

杨表示,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民族使用个人防护措施的比例,反映出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很好,大家都很重视,很谨慎,措施做得很到位。同时可以积极保护自己和家人,积极参与社会抗疫,开展宣传和募捐,为养老院、医院等贫困民族提供。

杨认为,中国人在这次疫情中感染率之所以低,是因为他们在各个民族的抗疫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第一,中国人较早获得了大量关于疫情的信息,对SARS-CoV-2的传染性和严重性有所警觉。他们了解了SARS-CoV-2的特点,掌握了如何预防感染的基础知识,并及早投入防疫和抗疫。

其次,亲属关系和利他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核心作用。在了解了SARS-CoV-2疫情的严重程度后,大家都主动做了个人的自我保护,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而感染家人和他人。所以他们一直很自律,很谨慎,严格按照防疫方针和政令进行禁足防疫。

杨教授说,在后疫情时期,必须继续坚持自律,严格防范死亡,帮助中国社区成功抗击非典疫情的蔓延。

约克大学灾难与应急管理教授艾达·马穆吉(aaida mamuji)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大多伦多地区的中国人对疫情的反应迅速而积极,但却被污名和种族主义所掩盖。研究报告发现,在大多伦多地区实施保护措施之前,唐人街的一些餐馆要求员工进行体温测试和佩戴口罩,多伦多市中心的唐人街商业促进协会为餐馆设立了数百个消毒和洗手点。

社会融合与抗疫中的消极心理

【/h/】疫情爆发以来,加拿大华人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很多亮点,得到了主流社会的好评;但对方因为疫情而被虐待、殴打、歧视,也有唐人街建筑涂鸦的报道。种族歧视是中国人在这场疫情中需要对抗的另一种社会病毒,不亚于SARS-CoV-2。

杨表示,3月开始的疫情对中国社区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将在两年内完成,并将向社区和政府提交一份关于中国人民在疫情中的心理和行为的总体表现、问题和对策的报告。其中华人社区在疫情中遇到的歧视,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冲击,自然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根据初步调查问卷和有针对性的个人访谈结果,11%的中国人表示经历过疫情带来的各种歧视。在华人社区进行的其他民意调查中,也反映出华裔或亚裔美国人在疫情期间遭受种族歧视的人数明显高于过去。

唐友芝说,加拿大历史上一直存在对华人的种族歧视,但人们通常生活在和平之中,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一旦发生灾难或重大事件,这种歧视或冲突就会出现。

【/h/】自疫情爆发以来,难免会有种族主义者利用疫情激怒华人,华人社区很容易成为某些人攻击和歧视的对象。在这方面,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应对。

唐友芝说,中国人在这场疫情中种族歧视意识的增强,也反映出在社会融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一是不必对种族歧视过于敏感,社会上所有的恶作剧都被抬高到种族歧视的高度,不利于他们的社会融合。第二,要利用好加拿大的民主制度,通过英语媒体等渠道对主流社区做更多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消除文化误解,尽量避免冲突。

【/h/】和疫情开始一样,中国人出门戴口罩受到的侮辱甚至攻击,大多是因为口罩文化的认知差异造成的,因为亚洲人有口罩文化,而西方人传统上有戴口罩治疗传染病的观念,也害怕被认为有传染病的人跑来跑去接近他;此前,约克的家长呼吁学校要求学生戴口罩回学校。出发点是好的,但被认为是种族歧视,招致非议。问题是这些父母提出上诉的方式不容易被公众接受。因此,中国人在主流社会积极宣传和解释民族观念、传统文化和行为习惯,争取不同民族的理解,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杨表示,从疫情对华人社区心理和行为影响研究的初步数据可以看出,疫情除了造成商业损失、失业增加等经济打击外,还对华人社区造成了很多心理和行为上的负面影响。比如失业或停业导致的经济压力和情绪焦虑;出门会不会被歧视;学校停课后,孩子留在家里上网络课,导致新孩子的教育问题和亲子关系的挑战;在政府紧急命令期间,夫妻整天呆在家里引起的摩擦纠纷现在越来越多,人际关系紧张,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重视。

本次疫情对大多伦多地区华人社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研究(gta)旨在通过评估华人移民对新冠肺炎的知识、态度、信仰和保护措施,确定正在进行的自助志愿者项目的具体需求,并评估疫情对华人社区的心理影响,如抑郁和焦虑,从而提出标准化的措施和应对策略,为社区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杨认为,疫情什么时候结束还不知道,不可预测,但我们能控制和做的就是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同时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学会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遇到精神压力问题时,要积极与家人沟通,获得社区或专业机构的帮助。她说,一些心理健康互助团体等机构专门为中国人开设了大量的心理咨询和课程讲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社会上反响良好,并建议中国人积极参与。(马克)